中國的碳達峰、碳中和將這樣實現:十四五期間中國的氣候變化措施

在十四五開篇之際,妙盈科技基於十四五規劃中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和措施,並結合政府其他的行動,探討未來5-10年,碳中和將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改變。

妙盈研究院2021-04-04
#十四五#中國#碳中和

"碳中和"指的是地區、行業或企業在一定時間內碳排放量與減排量互相抵消,達到淨零排放量。 自18世紀中葉工業革命以來,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上升了47%,全球平均氣溫升高1.2攝氏度 (36Kr, 2021) 。 氣候變化不僅危害環境和生物,人類社會和經濟也難逃其影響,2015年191個國家簽署《巴黎協定》,明確要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革命之前水準上升不超過2攝氏度,盡量不超過1.5攝氏度。 然而,部分分析指出,基於目前各國提交的自主貢獻承諾 (NDCs) 來看,全球氣溫仍有可能上升3.2攝氏度 (汪蘇, 2021) ,因此各國政府在自主貢獻承諾之外紛紛新目標。 2018年11月,歐盟委員會在「遠景目標」中提出,歐盟將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

2020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上表示中國二氧化碳排放爭取與2030年達到峰值,並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30-60目標"的提出為氣候變化應對注入了新的活力,而後日本和韓國在同年10月表示要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進一步讓亞洲成為氣候議題的焦點。 儘管中國沒有像大多數國家一樣爭取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2060目標對中國來說依然挑戰重重。 目前中國經濟仍在快速增長的階段,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總量也有一定的上升空間。

過去若干年來中國碳排放總量不斷增加,2019年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達到101.75億噸 (Ritchie & Roser, 2020) ,全部溫室氣體排放達到117億噸 (Chen 等, 2020),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近30% 。 隨著中國對環保越來越重視,2011年來能源生產消耗和碳排放量增速已經放緩,但還沒有達峰。 而多數承諾2050年碳中和的國家如加拿大、英國、法國和日本碳排放已經達峰。 仍未達峰的國家中,新加坡雖然提出2050年二氧化碳會比2030年峰值下降一半,但未提出具體的碳中和時間點,只表示會在本世紀下半葉儘早實現碳中和。

來源:Global Carbon Project and Carbon Dioxide Information Analysis Centre (CDIAC),由Hannah Ritchie and Max Roser整理

中日韓等亞洲國家的能源結構與歐美國家大相徑庭。 像法國這樣的歐洲國家,可再生能源是能源供 應大戶,低碳轉型也容易許多,主要是進一步加速電動化和電氣化。 但中國則需要進一步提升可再生能源用於電力生產的比重。

來源: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自從宣佈30-60目標以來,中國各級政府部門都積極回應低碳轉型號召,相關政策圍繞著改變能源消費結構和改變能源供應結構兩大路徑展開 (劉振亞,2020) 。 在十四五規劃中,能源、電力等氣候變化相關議題更是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 在十四五開篇之際,妙盈科技基於十四五規劃中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和措施,並結合政府其他的行動,探討未來5-10年,我們將迎來怎樣的改變。

來源:公開發佈資訊

在十四五規劃中,中國提出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和單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3.5%的目標。 在能源消耗方面,中國已經實現了十三五期間提出的目標,將能源消耗總量控制在50億噸標煤以下。 十四五期間,政府將限制化石能源發電專案的發展,進一步削弱化石能源的角色,並且加快推動水力、風力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 此外,還有一些關鍵措施也會助推能源消費和生產的轉型。

加速電動化,改變能源結構

目前有45%的一次能源被用於發電,隨著中國進一步減少一次能源消費,2050年時這一比例有望達到85%;目前電力消費占終端能源消費的25%,這一比例在2050年有望達到68% (何建坤 , 2020) 。 當下,車輛電動化是推進能源消費轉型的關鍵一環,十四五期間還需要以更大的力度推動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

十三五規劃中提出了新能源汽車累積產銷達500萬輛的目標。 十四五期間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504萬輛,除2019年銷量小幅下降之外,銷量整體呈穩定增長。 近期新聞報導指出,中國目前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為492萬輛,充電樁保有量達到168萬輛 (許諾,2021)。

來源:CEIC Data

而在十四五政策中,中國更加關注電動汽車的研發,提出要突破新能源汽車高安全動力電池、高效驅動電機、高性能動力系統等關鍵技術。 中國同其他國家一樣,認為公共交通應當是首要轉型陣地,十四五規劃時期,將進一步推進城市公交和物流配送電動化。 十四五規劃之前,2020年財政部《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中提到要爭取通過4年左右時間,建立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

2020年11月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是目前電動汽車產業中長期的發展指引。 "規劃"提出2025年時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20%左右的目標,到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 根據CEIC Data提供的資料,2020年12月,純電動汽車佔到新銷售車輛的4.25%,2021年1月一躍至4.61%。 假設2021年純電動汽車市佔率的增長路徑與2020年類似,而在2022年開始每年能夠取得1. 2%的額外增長,2025年底時純電動汽車市占率將達到20%以上,而鑒於補貼退坡時間已經明確,假設2025年之後逐漸回歸自然增長,2035年時純電動汽車市佔有望達到77%左右。 財政部的新補貼政策已經確認,2021年和2022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會分別退坡20%和30%,並且2022年底將取消補貼。 與此同時,財政部鼓勵"以獎代補","產業發展規劃"中提到政府已經下達45億元用於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除了車輛電動化,十四五規劃還提到煤改電工程,部分地區用於取暖等的煤炭能源消費在一次能源消費中佔比也十分可觀,政府將在十四五期間進一步推進電暖取代煤炭取暖來減少化石能源直接消費。 此外,國家將繼續淘汰能效較低的散煤,實現十四五期間重點區域散煤清零。

十四五規劃也為生產端低碳轉型出謀劃策,積極鼓勵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 十四五期間將完成5.3億噸鋼鐵產能超低排放改造。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總工程師李新創表示國家正在開展鋼鐵行業碳達峰行動方案研究,鋼鐵行業有望2025年之前達峰 (李紫宸,2021)。 2017年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碳排放占到全國碳排放總量近18%,僅次於電力生產供應、蒸汽和熱水行業 (吳金鐸,2021) 。

鋼鐵行業只是低碳轉型的一個部分,十四五規劃還要求實現8.5億噸水泥熟料、4.6億噸焦化產能和4000台有色行業爐窖的清潔生產改造。 國務院在2021年2月《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中指出石化、建築等行業也應當加快低碳轉型進程。

發展可再生能源

當前政府和行業普遍認為水力和風力發電的潛力還未被完全釋放。 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在五個沿海省份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山東建設海上風電基地,建設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基地。 此外,十四五期間還會建成金沙江上下游、雅礱江流域、黃河上游和幾字灣、河西走廊、新疆、冀北、松遼等九個發展多種可再生能源的清潔能源基地。

來源:"十四五"規劃

儘管十四五規劃中未像之前一樣重點強調太陽能光伏發電,2020年太陽能光伏發電新增裝機量達到253,430兆瓦,同比大增24%。 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總量近年來正在逐步接近風電裝機總量。 2020年11月,財務部提前下達了2021年可再生能源補貼預算,其中有33.8億元被用以補貼十個省份的各類光伏發電專案。

來源:CEIC Data

中國發電行業重點企業國家電網近期也宣佈了自己的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其中提到2025年國家電網經營區分散式光伏達到1.8億千瓦,此前國家電網2019年社會責任報告指出當年經營區分散式光伏總量約為5640萬千瓦 (國家電網公司,2020, 2021)。 到2030年時,國家電網經營區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0億千瓦以上、水電裝機達到2.8億千瓦,核電裝機達到8000萬千瓦 (國家電網公司,2021)。

十四五規劃視氫能為需要提前謀劃、加快佈局的前沿產業。 氫能在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出現,當前全國新建成28座加氫站,總量達到51座。 2020年全國已建成118座加氫站,其中有101座已投入運營 (林春挺, 2021) 。 中國氫能聯盟預計2025年全國建成加氫站總量將達到200座 (中國氫能聯盟, 2019) 。 工信部的一份檔提出2030年全國應當建成1000座加氫站。 此外,有八個省市在自己的十四五規劃中提到了氫能,尤其是河北提出要建成張家口為國家級氫能產業示範城市 (李燕華, 2021)。

來源:China Hydrogen Alliance, MIIT

碳捕集、碳匯和排放交易

碳匯是中和碳排放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國的森林覆蓋在2005至2019年間增加了51億平方千米。 自2018年「美麗中國」戰略提出以來,中國社會各界都在積極關注生態環境建設。 2019年森林覆蓋率達到23.2%,十四五規劃希望未來五年森林覆蓋率能提升0.9%至24.1%。 此外,中國提交"巴黎協定"的自主貢獻承諾表明中國希望2030年時,森林覆蓋相比2005年增加60億平方千米,意味著未來十年森林覆蓋還將增長9億平方千米。

多個地方政府十四五規劃也提出了森林覆蓋率提升1%的目標,例如上海市森林覆蓋率將從18.2%提升至19.5%,為促成生態環境優化,上海將在未來五年新增600座公園。

繼十三五規劃提出積極研究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 之後,十四五規劃提出要開展CCUS重大專案示範。 國際能源署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已有21個大型CCUS設施投入使用,其中就包括中國石油吉林油田CO2-EOR專案,該專案每年可以捕集60萬噸二氧化碳 (IEA, 2020)。

碳排放權交易在國內也有了更廣泛的應用。 繼2020年11月徵求意見稿通過之後,《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在2020年12月25日正式審議通過,並且與2021年2月1日開始實施。 屬於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行業(發電等)且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企業就會被認定為溫室氣體重點排放單位,生態環境部每年會向重點排放單位分配規定年度的碳排放配額,重點排放單位每年3月31日前需向主管部門彙報上年排放量以供核查。 當前,碳排放權交易規定只適用於發電行業,目前的重點排放單位名單包括2225家發電行業的企業。

2020年9月27日生態環境部召開應對氣候變化政策吹風會,會上指出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十四五期間加快納入碳交易市場。 將更多不同行業的企業納入碳交易市場不僅有助於發展中國自己的碳交易市場,助力國家碳中和進程,也能夠與國際應對氣候變化力量接軌。

目前中國有廣東、湖北、深圳、上海、北京、天津、福建和重慶八個試點碳市場,新規定的實施將開啟中國碳排放權交易的新紀元。 世界銀行的博客文章提到,試點碳市場覆蓋全國碳排放的30% (HUANG 等,2020) 。

1月22日,廣州期權交易所獲批成立,業內人士透露碳排放權期貨是主要研究方向之一,這意味著碳排放權期貨未來有可能在廣州期權交易所上市。 3月18日新聞報導指出,政府計劃在上海設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交易中心,在湖北武漢設立碳配額登記系統,並於6月底前上線全國碳交易市場 (周健,2021)。

發揮綠色金融的潛能

生態環境部、國家發改委和中國人民銀行和其他有關部門於2020年10月20日聯合發佈《關於促進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指導意見》,檔指出到2022年時營造有利於氣候投融資發展的政策環境,到2025年時氣候投融資政策和標準逐漸完善。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也是該檔的發佈機構之一,或意味著未來證券市場也將深度參與低碳轉型的進程。

2020年7月,隨著《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綠色金融業績評價方案》的發佈,銀行類綠色金融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方案提出對所有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進行評估,範圍包括綠色貸款和綠色債券,評價結果由80%的定量評價,例如綠色金融業務總額占比,和20%的定性評價組成。 綠色金融的評估結果將納入央行宏觀審慎評估 (MPA) 考慮。

地方政府與企業的率先行動

儘管國家目標是2030年碳排放達峰,已經有不少省市政府準備率先達峰。 上海在自己的十四五規劃中表明其碳排放會在2025年達到峰值,比國家目標提早五年。 其他地方政府的十四五規劃中也隨處可見"碳達峰"、"碳中和"等字眼,江蘇、廣東、海南等地更是明確表示爭取率先達峰。 福建表示會於明年發佈該省具體達峰計劃,支援廈門和南平等市率先達峰。 經濟以第三產業為主的香港在2014年碳排放已經達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2020年施政報告中指出香港將於205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具體計劃有望在明年中更新版的《氣候行動藍圖》陳述。

此外,非製造業企業也在積極踐行減碳倡議。 互聯網企業騰訊在1月12日公開表示已啟動碳中和規劃。 騰訊表示,公司近年來在數據中心和總部大廈中運用人工智慧和雲計算等技術來降低碳排放,並通過辦公室智慧照明系統降低能源消耗。 3月12日螞蟻集團宣佈公司將在2030年實現供應鏈、商務旅行和集團旗下或控股的公司實現碳中和。 螞蟻集團將從辦公區域節能改造入手,通過降低能耗實現低碳辦公。

參考資料
36Kr. (2021). 光伏,碳中和"中軍":休息是為了更好的出發. 取自 https://www.36kr.com/p/1149949796320644
Chen, B., Fæste, L., Jacobsen, R., Kong, M. T., Lu, D., & Palme, T. (2020). A Climate Change Action Plan for China. 取自 https://www.bcg.com/publications/2020/how-china-can-achieve-carbon-neutrality-by-2060
HUANG, D., SANTIKARN, M., MOK, R., CUI, Y., WANG, Y., & LIU, H. (2020).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如何支持中國向碳中和過渡. Retrieved from https://blogs.worldbank.org/zh-hans/voices/how-chinas-national-carbon-market-can-support-its-transition-carbon-neutrality
Iea。(2020)清潔能源轉型中的CCUS。法國:國際能源機構。
裡奇, H., 和羅瑟, M. (2020).二氧化碳排放量。 :https://ourworldindata.org/co2-emissions#
國家電網公司. (2020). 2019社會責任報告: 國家電網公司.
國家電網公司. (2021). "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 [Press release]
何建坤. (2020).PPT分享|中國低碳發展與轉型路徑研究成果介紹. 北京: 清華大學ICCSD.
李燕華. (2021). 多省將氫能納入十四五規劃,產業迎黃金發展期(附股)丨行業風口. 取自 https://www.yicai.com/news/100915861.html
李紫宸. (2021). 鋼鐵行業規劃2025年碳達峰:相關行動方案正在編製.
林春挺. (2021). 加氫站佈局哪省強:廣東第一,山東上海緊隨其後. 取自 https://www.yicai.com/news/100906529.html
劉振亞. (2020).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根本途徑. 學習時報, 2021-03-15, 008.
汪蘇. (2021). 面向"碳中和":"十四五"需要怎樣的新增長路徑?. 中國改革, 2021年第1期.
吳金鐸. (2021). 低碳經濟:選擇題還是填空題 財新.
許諾. (2021). 政協委員苗圩:加快充換電設施建設,減少里程焦慮,促進節能減排. 新京報.
中國氫能聯盟. (2019). 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 北京: 中國氫能聯盟.
周健. (2021). 全國碳交易市場如何聚"碳"成"財"?. 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