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将这样实现:十四五期间中国的气候变化措施

在十四五开篇之际,妙盈科技基于十四五规划中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并结合政府其他的行动,探讨未来5-10年,碳中和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改变。

妙盈研究院2021-04-04
#十四五#中国#碳中和

“碳中和”指的是地区、行业或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碳排放量与减排量互相抵消,达到净零排放量。自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了47%,全球平均气温升高1.2摄氏度 (36Kr, 2021) 。气候变化不仅危害环境和生物,人类社会和经济也难逃其影响,2015年191个国家签署《巴黎协定》,明确要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革命之前水平上升不超过2摄氏度,尽量不超过1.5摄氏度。然而,部分分析指出,基于目前各国提交的自主贡献承诺 (NDCs) 来看,全球气温仍有可能上升3.2摄氏度 (汪苏, 2021) ,因此各国政府在自主贡献承诺之外纷纷新目标。2018年11月,欧盟委员会在“远景目标”中提出,欧盟将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

2020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上表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争取与2030年达到峰值,并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30-60目标”的提出为气候变化应对注入了新的活力,而后日本和韩国在同年10月表示要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进一步让亚洲成为气候议题的焦点。尽管中国没有像大多数国家一样争取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2060目标对中国来说依然挑战重重。目前中国经济仍在快速增长的阶段,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总量也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过去若干年来中国碳排放总量不断增加,2019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达到101.75亿吨 (Ritchie & Roser, 2020) ,全部温室气体排放达到117亿吨 (Chen 等, 2020),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近30%。随着中国对环保越来越重视,2011年来能源生产消耗和碳排放量增速已经放缓,但还没有达峰。而多数承诺2050年碳中和的国家如加拿大、英国、法国和日本碳排放已经达峰。仍未达峰的国家中,新加坡虽然提出2050年二氧化碳会比2030年峰值下降一半,但未提出具体的碳中和时间点,只表示会在本世纪下半叶尽早实现碳中和。

来源:Global Carbon Project and Carbon Dioxide Information Analysis Centre (CDIAC),由Hannah Ritchie and Max Roser整理

中日韩等亚洲国家的能源结构与欧美国家大相径庭。像法国这样的欧洲国家,可再生能源是能源供应大户,低碳转型也容易许多,主要是进一步加速电动化和电气化。但中国则需要进一步提升可再生能源用于电力生产的比重。

来源: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自从宣布30-60目标以来,中国各级政府部门都积极响应低碳转型号召,相关政策围绕着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和改变能源供应结构两大路径展开 (刘振亚, 2020) 。在十四五规划中,能源、电力等气候变化相关议题更是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十四五开篇之际,妙盈科技基于十四五规划中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并结合政府其他的行动,探讨未来5-10年,我们将迎来怎样的改变。

来源:公开发布信息

在十四五规划中,中国提出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和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3.5%的目标。在能源消耗方面,中国已经实现了十三五期间提出的目标,将能源消耗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煤以下。十四五期间,政府将限制化石能源发电项目的发展,进一步削弱化石能源的角色,并且加快推动水力、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此外,还有一些关键措施也会助推能源消费和生产的转型。

加速电动化,改变能源结构

目前有45%的一次能源被用于发电,随着中国进一步减少一次能源消费,2050年时这一比例有望达到85%;目前电力消费占终端能源消费的25%,这一比例在2050年有望达到68% (何建坤, 2020) 。当下,车辆电动化是推进能源消费转型的关键一环,十四五期间还需要以更大的力度推动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新能源汽车累积产销达500万辆的目标。十四五期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504万辆,除2019年销量小幅下降之外,销量整体呈稳定增长。近期新闻报道指出,中国目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492万辆,充电桩保有量达到168万辆 (许诺, 2021)。

来源:CEIC Data

而在十四五政策中,中国更加关注电动汽车的研发,提出要突破新能源汽车高安全动力电池、高效驱动电机、高性能动力系统等关键技术。中国同其他国家一样,认为公共交通应当是首要转型阵地,十四五规划时期,将进一步推进城市公交和物流配送电动化。十四五规划之前,2020年财政部《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中提到要争取通过4年左右时间,建立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

2020年11月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是目前电动汽车产业中长期的发展指引。 “规划”提出2025年时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20%左右的目标,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根据CEIC Data提供的数据,2020年12月,纯电动汽车占到新销售车辆的4.25%,2021年1月一跃至4.61%。假设2021年纯电动汽车市占率的增长路径与2020年类似,而在2022年开始每年能够取得1.2%的额外增长,2025年底时纯电动汽车市占率将达到20%以上。而鉴于补贴退坡时间已经明确,假设2025年之后逐渐回归自然增长,2035年时纯电动汽车市占有望达到77%左右。财政部的新补贴政策已经确认,2021年和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会分别退坡20%和30%,并且2022年底将取消补贴。与此同时,财政部鼓励“以奖代补”,“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到政府已经下达45亿元用于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除了车辆电动化,十四五规划还提到煤改电工程,部分地区用于取暖等的煤炭能源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也十分可观,政府将在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电暖取代煤炭取暖来减少化石能源直接消费。此外,国家将继续淘汰能效较低的散煤,实现十四五期间重点区域散煤清零。

十四五规划也为生产端低碳转型出谋划策,积极鼓励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十四五期间将完成5.3亿吨钢铁产能超低排放改造。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总工程师李新创表示国家正在开展钢铁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研究,钢铁行业有望2025年之前达峰 (李紫宸, 2021)。2017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碳排放占到全国碳排放总量近18%,仅次于电力生产供应、蒸汽和热水行业 (吴金铎, 2021) 。

钢铁行业只是低碳转型的一个部分,十四五规划还要求实现8.5亿吨水泥熟料、4.6亿吨焦化产能和4000台有色行业炉窖的清洁生产改造。国务院在2021年2月《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石化、建筑等行业也应当加快低碳转型进程。

发展可再生能源

当前政府和行业普遍认为水力和风力发电的潜力还未被完全释放。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在五个沿海省份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建设海上风电基地,建设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基地。此外,十四五期间还会建成金沙江上下游、雅砻江流域、黄河上游和几字湾、河西走廊、新疆、冀北、松辽等九个发展多种可再生能源的清洁能源基地。

来源:“十四五”规划

尽管十四五规划中未像之前一样重点强调太阳能光伏发电,2020年太阳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量达到253,430兆瓦,同比大增24%。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总量近年来正在逐步接近风电装机总量。2020年11月,财务部提前下达了2021年可再生能源补贴预算,其中有33.8亿元被用以补贴十个省份的各类光伏发电项目。

来源:CEIC Data

中国发电行业重点企业国家电网近期也宣布了自己的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其中提到2025年国家电网经营区分布式光伏达到1.8亿千瓦,此前国家电网2019年社会责任报告指出当年经营区分布式光伏总量约为5640万千瓦 (国家电网公司, 2020, 2021)。到2030年时,国家电网经营区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0亿千瓦以上、水电装机达到2.8亿千瓦,核电装机达到8000万千瓦 (国家电网公司, 2021)。

十四五规划视氢能为需要提前谋划、加快布局的前沿产业。氢能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当前全国新建成28座加氢站,总量达到51座。2020年全国已建成118座加氢站,其中有101座已投入运营 (林春挺, 2021) 。中国氢能联盟预计2025年全国建成加氢站总量将达到200座 (中国氢能联盟, 2019) 。工信部的一份文件提出2030年全国应当建成1000座加氢站。此外,有八个省市在自己的十四五规划中提到了氢能,尤其是河北提出要建成张家口为国家级氢能产业示范城市 (李燕华, 2021) 。

来源:China Hydrogen Alliance, MIIT

碳捕集、碳汇和排放交易

碳汇是中和碳排放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国的森林覆盖在2005至2019年间增加了51亿平方千米。自2018年“美丽中国”战略提出以来,中国社会各界都在积极关注生态环境建设。2019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2%,十四五规划希望未来五年森林覆盖率能提升0.9%至24.1%。此外,中国提交“巴黎协定”的自主贡献承诺表明中国希望2030年时,森林覆盖相比2005年增加60亿平方千米,意味着未来十年森林覆盖还将增长9亿平方千米。

多个地方政府十四五规划也提出了森林覆盖率提升1%的目标,例如上海市森林覆盖率将从18.2%提升至19.5%,为促成生态环境优化,上海将在未来五年新增600座公园。

继十三五规划提出积极研究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CCUS) 之后,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开展CCUS重大项目示范。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已有21个大型CCUS设施投入使用,其中就包括中国石油吉林油田CO2-EOR项目,该项目每年可以捕集60万吨二氧化碳 (IEA, 2020)。

碳排放权交易在国内也有了更广泛的应用。继2020年11月征求意见稿通过之后,《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在2020年12月25日正式审议通过,并且与2021年2月1日开始实施。属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行业(发电等)且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企业就会被认定为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生态环境部每年会向重点排放单位分配规定年度的碳排放配额,重点排放单位每年3月31日前需向主管部门汇报上年排放量以供核查。当前,碳排放权交易规定只适用于发电行业,目前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包括2225家发电行业的企业。2020年9月27日生态环境部召开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吹风会,会上指出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十四五期间加快纳入碳交易市场。将更多不同行业的企业纳入碳交易市场不仅有助于发展中国自己的碳交易市场,助力国家碳中和进程,也能够与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力量接轨。

目前中国有广东、湖北、深圳、上海、北京、天津、福建和重庆八个试点碳市场,新规定的实施将开启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的新纪元。世界银行的博客文章提到,试点碳市场覆盖全国碳排放的30% (HUANG 等, 2020) 。

1月22日,广州期权交易所获批成立,业内人士透露碳排放权期货是主要研究方向之一,这意味着碳排放权期货未来有可能在广州期权交易所上市。3月18日新闻报道指出,政府计划在上海设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中心,在湖北武汉设立碳配额登记系统,并于6月底前上线全国碳交易市场 (周健, 2021)。

发挥绿色金融的潜能

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和中国人民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于2020年10月20日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指导意见》,文件指出到2022年时营造有利于气候投融资发展的政策环境,到2025年时气候投融资政策和标准逐渐完善。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也是该文件的发布机构之一,或意味着未来证券市场也将深度参与低碳转型的进程。

2020年7月,随着《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绩评价方案》的发布,银行类绿色金融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方案提出对所有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进行评估,范围包括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评价结果由80%的定量评价,例如绿色金融业务总额占比,和20%的定性评价组成。绿色金融的评估结果将纳入央行宏观审慎评估 (MPA) 考虑。

地方政府与企业的率先行动

尽管国家目标是2030年碳排放达峰,已经有不少省市政府准备率先达峰。上海在自己的十四五规划中表明其碳排放会在2025年达到峰值,比国家目标提早五年。其他地方政府的十四五规划中也随处可见“碳达峰”、“碳中和”等字眼,江苏、广东、海南等地更是明确表示争取率先达峰。福建表示会于明年发布该省具体达峰计划,支持厦门和南平等市率先达峰。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的香港在2014年碳排放已经达峰,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2020年施政报告中指出香港将于205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具体计划有望在明年中更新版的《气候行动蓝图》陈述。

此外,非制造业企业也在积极践行减碳倡议。互联网企业腾讯在1月12日公开表示已启动碳中和规划。腾讯表示,公司近年来在数据中心和总部大厦中运用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技术来降低碳排放,并通过办公室智能照明系统降低能源消耗。3月12日蚂蚁集团宣布公司将在2030年实现供应链、商务旅行和集团旗下或控股的公司实现碳中和。蚂蚁集团将从办公区域节能改造入手,通过降低能耗实现低碳办公。

参考文献
36Kr. (2021). 光伏,碳中和“中军”: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出发. 取自 https://www.36kr.com/p/1149949796320644
Chen, B., Fæste, L., Jacobsen, R., Kong, M. T., Lu, D., & Palme, T. (2020). A Climate Change Action Plan for China: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HUANG, D., SANTIKARN, M., MOK, R., CUI, Y., WANG, Y., & LIU, H. (2020).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如何支持中国向碳中和过渡. Retrieved from https://blogs.worldbank.org/zh-hans/voices/how-chinas-national-carbon-market-can-support-its-transition-carbon-neutrality
IEA. (2020). CCUS in clean energy transitions. France: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Ritchie, H., & Roser, M. (2020). CO2 emissions. 取自: https://ourworldindata.org/co2-emissions#
国家电网公司. (2020). 2019社会责任报告: 国家电网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2021). “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 [Press release]
何建坤. (2020). PPT分享|中国低碳发展与转型路径研究成果介绍. 北京: 清华大学ICCSD.
李燕华. (2021). 多省将氢能纳入十四五规划,产业迎黄金发展期(附股)丨行业风口. 取自 https://www.yicai.com/news/100915861.html
李紫宸. (2021). 钢铁行业规划2025年碳达峰:相关行动方案正在编制.
林春挺. (2021). 加氢站布局哪省强:广东第一,山东上海紧随其后. 取自 https://www.yicai.com/news/100906529.html
刘振亚. (2020).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根本途径. 学习时报, 2021-03-15, 008.
汪苏. (2021). 面向“碳中和”:“十四五”需要怎样的新增长路径?. 中国改革, 2021年第1期.
吴金铎. (2021). 低碳经济:选择题还是填空题 财新.
许诺. (2021). 政协委员苗圩:加快充换电设施建设,减少里程焦虑,促进节能减排. 新京报.
中国氢能联盟. (2019). 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 北京: 中国氢能联盟.
周健. (2021). 全国碳交易市场如何聚“碳”成“财”?. 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