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過去的,和留給以後的——2024年ESG導讀

過去的一年對於ESG領域來說沒有驚喜,但有欣慰。不僅期盼已久的準則和政策如約而至,全球氣候商談也邁出歷史性的一步,將實現能源系統向不使用化石燃料過渡寫入會議文本。 但在ESG視野之外,宏觀環境仍然充滿變數。新的挑戰出現將改變ESG領域既定的發展路徑,但同時新的機會也會應運而生。以「留在過去的,和留給以後的」為題,我們在此分享過去一年的新觀點和新現象會對今年ESG領域有什麼啟示。

妙盈科技團隊2024-01-11
安全指數基金鋰電池人工智慧公正轉型ESG評級

過去的一年對於ESG領域來說沒有驚喜,但有欣慰。不僅期盼已久的準則和政策如約而至,全球氣候商談也邁出歷史性的一步,將實現能源系統向不使用化石燃料過渡寫入會議文本。

但在ESG視野之外,宏觀環境仍然充滿變數。新的挑戰出現將改變ESG領域既定的發展路徑,但同時新的機會也會應運而生。以“留在過去的,和留給以後的”為題,我們在此分享過去一年的新觀點和新現象會對今年ESG領域有什麼啟示。

640

目錄

  • The New 'S' in ESG
  • 屬於ESG指數基金的時代來了嗎
  • 新理念回歸本質,綠色生意仍然是生意
  • 未來已來,人工智慧的顛覆性發展會為ESG帶來什麼
  • 每個家的小事,也是地球的大事——持續關注綠色轉型對居民的影響
  • ESG評級:誰有資格做裁判
  • 博弈繼續,美國氣候政策不確定性增加
  • 亞洲氣候金融注入新活力

640

1. The New 'S' in ESG

不可避免的轉型和重塑

花旗集團CEO佛雷瑟(Jane Fraser)2023年10月在沙烏地阿拉伯未來投資倡議研究所(FII Institute)第七屆論壇上提出:“ESG中現在有一個新的‘S’,那就是安全(Security)”,這包括食品安全、能源安全,但也可能是地區安全或金融安全。

640
*花旗集團CEO佛雷瑟(Jane Fraser)參加沙烏地阿拉伯未來投資倡議研究所第七屆論壇

這並非第一次有人對於ESG一詞提出新的解讀,但是這個新的“S”卻反映了過去的一年間商界聚焦的轉變。實際上,“安全”這一思想一直是ESG真正的S——“社會”層面的一部分,但主要反映在網絡安全、隱私安全以及供應鏈韌性等議題中。

為何要著重強調安全已經成為新的“S”?

儘管各個ESG議題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但不可否認的是,ESG是一個廣泛並且相對分散的概念,而這其中孰輕孰重,不同背景下人們有不同的解讀,正如有觀點認為溫室氣體排放是ESG中最重要的部分。

過去兩年間,“安全”一詞頻頻登上新聞頭條,為各國政府和企業所重視。2022年爆發的俄烏衝突造成了籠罩全球的能源危機和供應鏈危機,並進一步導致通貨膨脹和經濟成長放緩。兩年過去了,不僅俄烏局勢仍僵持不下,巴以衝突和紅海危機讓更多人意識到,世界局勢似乎不會回到疫情前的狀態。

在這一背景下,ESG的含義也發生了微妙的轉變。在俄烏衝突爆發後不久,就有聲音表示要講武器行業納入可持續投資的範圍內。而此前,武器和菸草、賭博等幾乎是所有ESG基金都會排除的行業。另一方面,2023年3月,曾備受ESG投資者認可的美國關鍵地區銀行——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SVB)因無法抵禦高利率的宏觀經濟環境一夜之間轟然倒塌。

ESG理念之所以能夠讓企業和金融機構“買單”,基於一個很關鍵的前提,即隨著監管措施和公眾意識不斷完善,企業將為其一味追求經濟價值而不顧環境和社會影響的做法付出代價。隨著更多人加入到ESG實踐中,這一理念將不可避免地迎來轉型和重塑,以具備更強的適用性。

在高盛推出的一期題為“通向2050之路:平衡氣候目標和能源安全”(The Road to 2050: Balancing Climate Goals with Energy Security)的播客節目中,高盛的全球可持續與影響力解決方案負責人John Goldstein表示,曾經聽到一個很有新意的觀點——“E(環境)是S(社會)的淨現值”(E is the net present value of S)。

那麼,“S”(安全)的淨現值又是什麼呢?

640

2. 屬於ESG指數基金的時代來了嗎?

ESG投資的規模化解法

ESG基金的“熱度”越來越低——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可持續(ESG)基金的淨資金流入已經跌至200億美元以下(這一情況2019年來從未出現),長期蟬聯可持續基金第一大市場的歐洲收穫了153億美元的淨流入,規模已大不如前,亞洲(除日本)獲得了約兩億美元的淨流入;美國和加拿大市場的ESG基金則延續跌勢,錄得資金淨流出。

但是,我們從數字中發現一個亮點:在可持續基金有資金淨流入的歐洲和亞洲,攬獲新錢的均為被動型基金,即指數基金(ETF)。

圖:歐洲可持續基金淨流入(藍色為主動型基金,綠色為被動型基金)

640

圖:亞洲(除日本)可持續基金淨流入(藍色為主動型基金,綠色為被動型基金)

640

來源:Morningstar Direct,Manager Research;數據截至2023年9月

ESG基金市場的主導地位向來被主動型基金把握。此前有分析認為,除了披露數據不足以及目前仍有大量ESG披露信息未經第三方鑑證的因素,被動型基金還存在其特定的局限性,例如調研選股工作由指數制定機構把握而非基金經理導致投資者無法有效監督,此外因為需要對標基準指數,導致ESG指數的策略空間有限。

但同時,被動型基金有基金管理費率低的優勢,能夠降低ESG投資產品推出以及投資者布局的難度成本,對可持續投資規模快速提升有顯著的促進作用。目前,這種優勢似乎逐漸反映在投資者的選擇中。儘管在歐洲市場,被動型基金仍然只占到ESG基金市場的28%,但其規模已經較三年前增長近三倍。

我們認為,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在於目前主動型ESG基金也面臨十分嚴重的漂綠爭議。上述提到的被動型ESG基金的局限歸根結底都是“不可靠”,即投資者無法確認這些基金及其追蹤的指數是否真正將資金投到有利於氣候行動和社會平等的領域。

然而,過去一段時間針對於金融機構漂綠的質疑讓市場對於主動型ESG基金是否更可靠也畫上問號。據新聞報導,美國經濟政策研究理事會(CEPR)曾發布相關報告,該報告指出美國負責可持續基金的基金經理會在季度披露時點前臨時增持有ESG屬性的公司股票,以提升基金的ESG評級,而在披露期過後又調整配置為收益率較高的投資標的。

此外,隨著監管措施的加強,也有大量資管機構選擇刪除基金名稱中的ESG/可持續關鍵詞以避免成為處罰對象,這也增加了投資者的顧慮。

儘管ESG指數基金開始呈現出一些相對的優勢,對這一類產品的質疑實際上從未中斷。

研究機構Common Wealth於2023年4月發布的報告分析了十家全球知名機構管理的ESG債券基金(既包括主動型基金也包括指數基金),發現這些基金共投資超過10億美元購買由化石能源公司發行的債券。

此外,2023年3月的新聞報導指出,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表示指數制定機構披露的ESG相關信息質量整體較差,並警告稱這會導致ESG指數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即指引ESG投資,從而讓漂綠行為愈演愈烈。無論是主動型基金還是被動型基金都需要更嚴謹的方法學和更強的數據支撐來回應漂綠質疑。

640

3. 綠色生意仍然是生意

新理念回歸本質

開年以來,碳酸鋰價格持續過去一年的走弱態勢:根據大宗商品數據供應商“生意社”(100PPI)的數據,2024年1月6日電池級碳酸鋰的市場報價為每噸9.34萬元,較三個月前的水平(15.8萬元/噸)下跌40.89%。

在電動汽車需求旺盛影響下,用於製造電池的關鍵原材料之一的碳酸鋰價格在2021年開始快速上漲,進入2021年下半年,其價格更是持續突破新高;根據妙盈科技此前的報告,2021年6月時,其價格為每噸接近10萬元,而相關報導指出,在2022年11月高點時,其報價一度接近60萬元/噸,實現超過五倍的增長。而如今,碳酸鋰的價格又跌回了2021年6月的水平。

分析認為,出現這種現象,原因一方面是產業鏈中下游主動去庫存,供需關係有所好轉,另一方面則是電動汽車市場增長放緩所致。以我國過去12個月銷售乘用車中新能源乘用車占比為指標,2023年10月的數字是32%,較該年初的數字僅增長約5%。但在商用車市場,新能源汽車的占比仍在快速攀升,我國2023年新能源汽車整體滲透率有望突破40%。

圖: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占比

640

來源: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威爾森,妙盈科技分析

由於需求端和供給端兩方面的變化共同影響,行業內分析認為2024年碳酸鋰市場仍有很大可能是過剩的狀態,價格仍將承壓。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7月21日國內碳酸鋰期貨正式在廣州期貨交易所上市交易(出乎意料地開盤一個半小時全線跌停)。由於標準化期貨產品的出現,碳酸鋰市場的定價將變得更有效率,也將一定程度上減少由於信息延遲而導致價格非理性變化的現象。

然而,碳酸鋰市場出現的變化,只是一個縮影。過去一年中,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雖然仍然保持快速增長,但同時也深陷產能過剩的陰影。在海外市場,高成本、高風險和潛在的市場競爭環境也讓更多的企業和投資者保持觀望態度。

640

4. ESG領域需直面顛覆性人工智慧發展

未來已來

“我們的使命是確保通用人工智慧造福全人類”,這是人工智慧研究機構OpenAI在官網赫然寫下的文字。在發布的第一條博文中,OpenAI寫道:“我們相信,AI應該成為人類意志的延伸,以自由的名義,儘可能安全、廣泛和公平地分配”。

640

人工智慧帶來的生產力變革已經悄然拉開序幕,對於ESG領域也是如此。世界經濟論壇的分析指出,有15種職位的工作內容最有可能被人工智慧大幅度取代,其中排名榜首的是授信員、收銀員和文員,他們的工作中有81%的部分能夠實現自動化,而僅有12%不易受影響;排名第二的即是管理分析師(管理諮詢顧問),大語言模型能夠讓其工作內容中的70%實現自動化,但與文員不同的是,管理分析師24%的工作不易受到人工智慧的影響。

協助提供ESG管理建議及編制ESG披露報告的諮詢顧問是ESG領域最常見的職位之一。妙盈科技此前的分析指出,諸如ChatGPT這樣的工具能夠在披露準則匹配和數據分析方面提供指引和幫助,包括分析環境和數據指標的趨勢和識別數據中的異常值等,能夠大幅提高ESG諮詢工作的效率。

此外,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還有望提升測算價值鏈溫室氣體排放(即範疇三排放)數據的可行性。由於範疇三排放覆蓋一個企業的大量供應商並且涉及眾多項目(包括產品運輸、員工通勤和商旅等),測算企業的範疇三數據需要收集並整合大量分項的原始數據。

若以人工操作為主的方式進行處理,企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資源來完成這項工作。在目前投資機構和監管機構對於範疇三數據需求日益提升的背景下,有效結合人工智慧技術加快數據的收集和處理對於彌補當前ESG數據的空缺有重要意義。

此外,世界經濟論壇的分析還指出,培訓和專業發展領域最不易被人工智慧取代,其工作內容中只有6%能夠實現自動化。而與此同時,這一領域68%的工作能夠因人工智慧的應用而得到增強。目前,企業和個人對ESG培訓和能力建設的需求越來越高,人工智慧的應用也有望加快各類ESG理論和技能培訓項目的推出和市場推廣。

儘管有一系列潛在益處,以ChatGPT的風靡為起點的通用人工智慧技術(AGI)大範圍應用也隱含著多種環境和社會風險,尤其是數據中心需要大量的電力支撐運營,從而導致大量溫室氣體排放,以及將數據和信息輸入ChatGPT將可能導致用戶隱私和商業機密洩露。另外,有媒體報導指出曾與OpenAI合作的外包公司Sama在非洲國家肯亞以不到2美元的時薪僱傭數據標註員工,而這些員工的工作內容包括查看暴力和血腥的圖片內容。

640

5. 持續關注綠色轉型對居民的影響

每個家的小事,也是地球的大事

在全球議程中排名高位的“公正轉型”(just transition)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2023年10月24日,由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和濟南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共同開展的 “山東省老舊小區包容性低碳轉型研究” 課題正式啟動。

640

*山東青島;圖源:Unsplash

在國家“雙碳”目標背景下,該課題將充分考慮社會、技術和經濟的包容性,探索針對北方老舊小區的包容性低碳改造技術,以及包括工業餘熱余能利用形式在內的城市與產業同步低碳發展路徑。

公正轉型的主旨在於“經濟體的綠色轉型需要儘可能地對每個受到影響的人都能做到公平和包容,創造體面的工作機會,並且不忽視任何群體”。低碳轉型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影響包括煤炭等高碳排行業的企業員工失業、部分人的居住環境受到影響,以及由於使用可持續材料導致商品價格上升。若不考慮這部分影響,會讓中低收入居民處於不利的地位。

目前公正轉型討論中最受關注的事項還包括原住民的議題。原住民集聚的偏遠地區通常有優質的自然資源,適宜發展低碳能源,但這樣的開發卻有可能影響他們的生計和生活環境。最近幾年,關於發展可再生能源對於原住民的影響議題在國際範圍內引發熱議,參與討論的非政府組織也強調了公正轉型議題。

澳大利亞國資企業清潔能源金融公司(Clean Energy Finance Corporation)中負責政府和利益相關方關係的發言人曾表示,其希望強化新能源領域投資者中在原住民議題上的關注與實踐,並發掘新能源項目能夠為原住民帶來的商業機遇。

據報導,2023年12月26日,哥倫比亞能源部發布政策,鼓勵該國原住民參與新能源領域的發展。原住民及所在社區可以與企業合作,在社區建造太陽能發電設施等,由此產出的電力除滿足當地自身的需求外,還可以向電網出售。

我國在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過程中也關注到偏遠社區和原住民的生活所受到的影響,要求新能源項目在申報的環境影響報告中匯報社會環境影響。台灣地區在2023年6月提出修訂《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訂部分包括提交地熱能勘探和開發申請時,應考慮項目對於原住民土地和社區的影響,需徵得當地居民同意並與其分享相關利益。

640

*某光伏發電項目環境影響報告節選

2023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8)在最終的全球盤點文本中呼籲以公正、有序和公平的方式,在這關鍵的十年中加快行動,實現能源系統向不使用化石燃料過渡(transitioning away from fossil fuels)。

隨著低碳轉型的加速推進,我們認為由此引發的公正和包容性轉型問題會在新的一年獲得更多關注,由此引發的融資需求也會成為值得探索的新機遇。

640

6. ESG評級機構監管受到重視

誰有資格做裁判

針對加強ESG評級機構的監管從2022年開始不斷增加,而在過去的一年,相關的提案和規定又進一步成形。我們認為2024年將會是ESG評級和數據服務領域評估合規要求並提升監管準備度的關鍵窗口期。

2023年12月,歐洲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針對ESG評級機構的監管達成了一致立場。在其發布的提案中,歐洲理事會表示,在歐盟地區運營的ESG評級機構應當獲得歐洲證券和市場管理局(ESMA)的授權,而總部在歐盟以外的機構也應當獲得職能對等的監管機構提供的背書。

值得一提的是,半年前歐盟的另一關鍵政府機構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曾發布類似的提案,其中包含多項具有爭議的要求。例如,ESG評級機構需要披露定價的依據,像是數據分析師和IT資源的投入情況,對於不合規的定價行為,歐盟監管機構有權向機構罰款。

對此,行業內多家機構均表示反對。MSCI表示,歐盟的這一要求非常罕見,並認為歐盟要求披露評級產品的定價依據屬於過分干涉。RepRisk則表示,行業內的初創公司早期運營成本較高,要求基於成本定價會導致初創公司在競爭中失去優勢,並且在這一情況下,企業將不再願意探索創新並降低成本。

此外,歐盟委員會還提出了關於避免利益衝突的要求,即提供ESG評級的機構不能同時提供ESG諮詢服務。

而歐洲理事會12月發布的提案則對這一點有不同的看法,歐盟理事會認為機構可以同時提供ESG評級和ESG諮詢服務,但條件是兩部分業務之間必需有明確的界限,且機構需要制定措施避免利益衝突的情況。歐洲理事會還認為對於小規模的機構可以提供三年的緩衝期,適用較輕程度的監管。

據悉,歐盟委員會和歐洲理事會將在近期就這一議題展開談判。

新加坡的金融管理局(MAS)近期也完成意見徵詢,並發布ESG評級機構行為準則。該準則主要聚焦評級機構是否有足夠的專業人員和資源確保推出的ESG評級可靠,以及需要基於公開透明的方法學。但指引也包含部分具體的要求,例如,所有評級記錄自評級發布之日起需要保存至少六年,以及按需為企業進行ESG評級時收取的費用不應與評級結果掛鉤。此前,香港證監會也表示已經組成由業界領導的工作小組,將負責制定ESG評級和數據產品的行為準則。

640

*香港證監會

當前針對這一類機構的監管主要分為兩類形式,新加坡的形式與日本和英國類似,均為推出行為準則供機構自行採納,而歐盟則計劃啟動強制性監管。

儘管加強對ESG評級機構的監管符合全球可持續投資發展需要,但不同的監管方式是否適當也引發顧慮。

2023年11月,晨星旗下的專門負責可持續發展數據和評級的Sustainalytics宣布自12月1日起停止向印度的用戶提供ESG數據和評級產品。不同於歐盟或日本等引導機構加強公開透明運營的方式,印度的監管要求包括諸如機構需要在評價中整合適用於印度市場的特定指標。而這些指標則包括為小城鎮創造多少工作機會、企業社會責任開支等。

640

7. 美國氣候政策不確定性增加

博弈繼續存在

2022年3月,美國證券和交易委員會(SEC)推出了要求美國上市公司披露氣候相關信息的提案,比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ISSB)草擬的披露準則發布的時間還要早十天。

但目前ISSB經過意見徵求和修改,已經在約半年前推出了正式版的準則,SEC卻仍在評估該規定。

640

*大型企業對於美國ESG政策的影響;來源:InfluenceMap

非營利智庫InfluenceMap於2023年10月發布的報告指出美國部分大型企業正在通過行業組織進行遊說,限制ESG政策進展。報告發現,包括美國商會(U.S. Chamber of Commerce)、銀行政策學會(Bank Policy Institute)、美國石油學會(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在內的多個行業組織積極接觸美國眾議院中的共和黨籍成員,遊說眾議院成員反對ESG政策制定,而這些組織的成員則有亞馬遜、強生公司、花旗銀行、沃爾瑪等大型企業和金融機構。

但儘管如此,SEC近期還是表示,包括氣候信息披露規定在內的數個ESG相關規定會在2024年4月之前推出。

自2022年中開始,美國部分共和黨領導地區以“抵制化石能源行業”為由制裁部分金融機構,由此展開了美國的“反ESG”浪潮。受此影響,大型國際金融機構在過去一年間在維持對ESG投資理念基本認可態度的情況下,一定程度上弱化了ESG因素在產品配置和市場宣傳中的角色。

ESG近來成為美國兩黨爭論的焦點,和以“反ESG”觀點著稱的美國共和黨不同,民主黨則相對支持ESG投資的發展。2022年,民主黨籍的美國總統拜登通過了《通脹削減法案》,法案包括為可再生能源和節能領域提供價值3,690億美元的補貼。今年11月,美國將舉行總統選舉,計劃再次競選的共和黨籍美國前總統川普則通過競選顧問表示,若當選,將大幅減少法案包含的補貼規模。

640

8. 亞洲氣候金融注入新的活力

利好不斷

近期,碳市場迎來一系列利好消息。2024年1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草案)》,為我國碳交易從業者帶來巨大鼓舞。草案的通過不僅意味著正式的暫行條例有望在不久之後推出,並且該條例提供的政策保障對於規範市場運轉,防範市場風險都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據報導,目前東亞和太平洋地區有35%的溫室氣體排放已經進入碳市場交易範疇,在地區間排名最高。在過去一年間,我國及亞洲整體碳交易領域都迎來了眾多實質性進展。

2023年10月19日,生態環境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了《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為自願碳市場(CCER)的運轉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基礎。緊接著,10月24日,生態環境部根據該管理辦法公布了CCER項目第一批的四個方法學,涉及造林碳匯、光熱發電、海上風電、紅樹林營造領域。

640

*來源:世界銀行,CDP,FT

此外,日本的東京證券交易所也在2023年10月啟動了碳積分交易;自2015年開始運營碳市場的韓國近期表示,將對碳市場進行改革,允許更多金融機構參與碳市場交易,以提升市場活躍度。

除了各國境內的碳市場,出口產品的碳排放管制也在逐步落地。2023年4月25日,歐洲理事會宣布正式採納若干氣候相關法案,包括俗稱“碳關稅”的“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

儘管歐盟一直表示推出CBAM是為了避免商品進口到歐盟市場過程中存在的“碳洩露”現象,但有大量觀點認為CBAM的實施將對其他國家造成貿易障礙。對此,已經有國家在研究應對措施,例如制定對等的碳稅政策。

2022年6月,美國多名參議員提議制定“清潔競爭法案”,其中就包括被稱為“美版碳關稅”的調節機制,但目前該法案還沒有進一步動向。不過,英國政府近期宣布將在2027年之前制定英國版的CBAM。

除碳排放權的交易外,其他的氣候金融形式也迎來快速發展。2023年12月8日,《中國證監會 國務院國資委關於支持中央企業發行綠色債券的通知》正式發布,提到支持中央企業發行綠色債券,發展節能降碳、環境保護、資源循環利用、清潔能源、生態保護修復和利用、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等產業。

2023年2月,香港特區政府宣布成功發售八億港元的代幣化綠色債券。據悉,這不僅是首批以香港特區法律為管轄法律的代幣化債券,更是全球首批由政府發行的代幣化綠色債券。

在當前金融市場環境快速變化的背景下,香港地區將綠色金融和數字資產視為兩個關鍵的機遇,這次發行代幣化債券不僅是結合兩項趨勢的一次創新嘗試,也能夠拓展綠色金融領域的實踐視野。此外,廣東省政府在2023年3月20日發布的《廣東省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中也表示將加快廣州期貨交易所電力和碳排放權期貨品種研究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