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全球性環境挑戰:塑膠永續發展在路上

塑膠危機和這些包裝消費品巨頭有著什麼樣的關係?ESG投資可以對現有塑膠問題的解決提供新的機會嗎?

潘嘉業2023-05-10
塑膠CPG

I Stock 1204179858

圖源:iStock

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COP27)上,全球再一次為推進共同的永續問題進行了艱難的談判。

場內熱烈討論之餘,COP27在場外激起的輿論也不少。去年9月底,聯合國宣布可口可樂公司將贊助COP27的舉行。不少環保活動者(activist)指責這家全球最大的包裝消費品(consumer packaged goods)公司之一是在藉機進行“漂綠”活動。

一直以來,可口可樂在多項全球性的氣候變化、永續發展倡議中擔當了引領性角色,公司的ESG表現也獲得廣泛認可。然而, CPG行業的屬性涉及使用大量的包裝材料,可口可樂也由其業務的環保足跡,尤其是塑膠相關的影響,引發 “漂綠”爭議。

無獨有偶,去年全球營收最高的CPG公司雀巢(Nestlé)也時常受到輿論的挑戰。最近在一家投資公司舉辦的論壇上[i],某巴爾幹半島國家的前政府官員對雀巢CEO表示該公司應當在銷售地負責建設回收中心,以降低塑膠的環境影響。

這兩家企業並不是在包裝材料的永續毫無作為。事實上,可口可樂公司在2018年啟動了「天下無廢」(World Without Waste)的全球永續包裝戰略,目標在2030年實現所有飲料包裝100%等量回收再生。而雀巢這家瑞士跨國公司也已承諾在其包裝中使用更少的原生塑膠和更多的回收材料,以應對塑膠危機。

另一方面,由UNEP牽頭組織的全球塑膠污染治理談判的首次會議INC-1會議結束了,各國、各利益相關方的關注點不同,很難達成共識——就像之前的COP27。

會開完了,是取得了有意義的進步,還是說顯示了令人失望的局面?問題出在了哪邊?塑膠危機和這些包裝消費品巨頭有著什麼樣的關係?ESG投資可以對現有塑膠問題的解決提供新的機會嗎?以下就讓我們嘗試著撥開迷霧,來解答這幾個問題。

包裝消費品行業如何踐行永續包裝?

塑膠是一種來源於石油化工的高分子材料,由於其低廉的價格和優異的性能,作為包裝材料在全球得到廣泛使用。塑膠的環境影響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第一,原生塑膠是化石燃料石油的精煉加工後的產物,因此塑膠的碳足跡包含了來自於上游的高碳排放量。石油的生產和精煉也一直有著不可忽視的環境影響。第二,來源於石油的高分子塑膠在自然環境中無法自行降解。大塊塑膠垃圾經過風吹雨打,慢慢老化、碎裂而成的微塑膠更是會對生態系統和人類的健康產生危害。

包裝消費品公司使用了大量的塑膠包裝,包括硬質塑膠的容器,例如飲料瓶和礦泉水瓶(材質以PET為主)、化學品日用品容器(材料以HDPE為主),食品容器(PP、PS)。此外,軟質塑膠的包裝袋、保鮮膜、塑膠薄膜(材質以LDPE和PP為主)也被廣泛使用。

為應對塑膠帶來的全球性環境挑戰,這些包裝消費品公司有義務在自身運營範圍內推動實施相關“減塑”的行動。面對塑膠使用的現狀,以及替代性技術的發展,目前多數企業在以下幾點上提出了他們的永續包裝倡議:

  1. 減少原生塑膠的使用。通過輕量化包裝、使用紙等替代材料、減少包裝用量等措施可以最直接地減少塑膠使用。此外,使用再生塑膠、和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例如PLA和PHA)替代化石燃料原生塑膠也是減少原生塑膠使用的途徑。
  2. 提高再生塑膠的使用比例。使用過的塑膠經過回收和加工之後,變成再生塑膠(post-consumer recycled,或PCR)可以直接替代原生塑膠,使用到包裝中。從性能和成本角度,目前廠商仍未大比例使用再生塑膠。
  3. 提高包裝材料的可回收性、可重複利用性和可降解性(recyclable, reusable, compostable, 或簡稱RRC)。簡化包裝並使用單一材料可以提高可回收性。更改包裝設計使其能夠重複使用,以及利用更多可降解性的材料都是可行的辦法。

多數包裝消費品公司依據以上這三個原則來制定他們的永續包裝政策和目標。我們收集和整理了全球主要9家包裝消費品公司的永續包裝相關的數據和披露。這9家企業的暢銷產品包括了飲料、食品、日用化妝品等。這些數據從ESG報告披露、企業網站、以及可信第三方途徑(例如Ellen MacArthur基金會)獲取。此外,我們也找到了4家中國包裝消費品公司,屈臣氏、農夫山泉、旺旺和太古可口可樂的數據作為參考。

表:主要包裝消費品公司情況

主要包裝消費品公司情況

來源:企業公開披露,妙盈研究院
註:營收為2022年日曆年數據。瑪氏是非上市公司,營收來自其自己披露的2021年數據。旺旺國際尚未披露2022財年年報,因此仍為2021年營收數據。

數據說話,全球永續包裝進展緩慢

降低塑膠影響的最直接方法便是使用更少的原生塑膠。9家公司無一例外的制訂了原生塑膠減量的目標。然而,減排幅度不盡相同 - 有的企業(億滋)僅制定了相對基線排放減排5%的目標,而有的則達到了1/3以上(雀巢、歐萊雅、達能),甚至50%(寶潔和聯合利華)。普遍選擇的時間節點在2025年,而百事和寶潔選擇了稍晚的2030年。

另外有兩個值得注意的點,一是可口可樂和歐萊雅在各自2021年的ESG報告中已不再強調原生塑膠的減量目標,轉而提出其他目標,例如歐萊雅提出了到2030年原生塑膠減用量強度降低20%的目標(時間點和幅度都不及之前)。提出新的低一級目標和不再強調原有目標可能不是一個好的信號,而這些包裝消費品公司也早已不是第一次無法達到他們的承諾 – 我們會在後面再講到。

二是有的廠商選擇了新冠病毒出現前的2018年或2019年塑膠用量作為基線值,而僅有百事和億滋兩個廠商選擇了2020年。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的爆發和當年經濟活動的停滯導致了企業普遍減少了生產和銷售活動。因此將2020年用量作為基線是更為嚴格的標準。

圖:原生塑膠減量目標進度

原生塑膠減量目標進度

來源:企業公開披露,妙盈研究院

那實際執行情況如何?好像不那麼樂觀。如果我們以過去的減排水平線性預推之後的變化情況,則僅有可口可樂可以完成減量目標,而剩下89%的公司將不能完成他們制定的目標和承諾。9家公司中有4家的2021年的原生塑膠包裝用量甚至比起基線值還要高。平均來看,這些公司仍然需要6年左右(也就是2028年)才能達到他們的目標,比起原定時間將晚上3年左右。

再來看一下第二個點,也就是增加再生塑膠(PCR)用量比例。包裝塑膠中的再生塑膠是通過收集消費者使用後的塑膠容器,進行物理或化學方法的加工處理後製成再生塑膠粒子,再次投入作為原料。塑膠循環再生的這一流程涉及了諸多的相關方,例如負責回收和收集的市政公司或專業回收公司,負責加工處理的塑膠公司,以及包裝公司和消費品公司。作為最後的消費者,包裝消費品公司提升再生塑膠的用量將是對這個循環鏈發展的最直接驅動力,也因此十分重要。

我們看到,除了寶潔公司以外,其他公司均制訂了增加PCR用量比例的具體目標,且都選擇了2025年作為節點。然而,除了表現相對較好的聯合利華和可口可樂,按照目前的進度,其他公司實現目標上仍然具有很大挑戰。例如歐萊雅和達能設定了雄心勃勃的2025年PCR用量比例50%的目標,然而他們目前的進度並沒有大幅領先其他的公司,顯得有些“雷聲大雨點小”。雀巢、百事、億滋的用量比例遠在10%以下,達到目標將會困難重重。

圖: 再生塑膠用量比例目標進度

再生塑膠用量比例目標進度

來源:企業公開披露,妙盈研究院

最後,確保包裝能夠可回收、可直接回用和可降解(RRC)也是很關鍵的指標,這一指標也直接會影響到前兩個重要目標的實現。這意味著廠商要對他們的包裝進行重新設計,使用具備回收性和直接回用性的材質和包裝,並創新地利用可降解塑膠。

圖: 可回收性、可回用性和可降解塑膠(RRC)比例目標進度

可回收性、可回用性和可降解塑膠(RRC)比例目標進度

來源:企業公開披露,妙盈研究院

在我們所有統計的公司中,它們都不約而同的制定了可回收、可直接回用和可降解(RRC)比例達到100%的目標,包括太古可口可樂、屈臣氏集團等中國企業。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的完成難度各不相同。以飲料為主要產品的可口可樂、百事、達能等公司主要使用PET作為飲料瓶材料,而這種材料天生具有可回收性,因此他們的基礎RRC比例也比較高。而聯合利華、寶潔、歐萊雅等日用品和化妝品公司使用更多樣的塑膠種類。提升RRC比例難度最大的是瑪氏和億滋,他們產品使用的柔軟的塑膠包裝都不易於回收或直接回用,因此需要全面替換成可降解塑膠或徹底改變包裝的才能大幅提升他們的RRC比例。

根據德國之聲(DW)之前的一項調查[ii],在所有37個已經到期的永續塑膠包裝的目標中(由24家總部位於歐洲的食品和飲料企業在先前提出),僅有不到1/3是實際完成了的,更多的是宣告失敗或者尚不清楚完成情況。

圖: 歐洲食品飲料生產商沒有很好的履行先前的永續塑膠包裝承諾

歐洲食品飲料生產商沒有很好的履行先前的永續塑膠包裝承諾

圖源:德國之聲(DW)

中國的包裝消費品企業面臨更大的挑戰

中國的包裝消費品企業普遍在數據披露和目標制定上落後於行業領先者。多數企業沒有披露再生塑膠用量比例,也沒有全面制定塑膠包裝管理目標。在目標制定方面,僅有屈臣氏集團(A.S. Watsons)提出了到2025年降低5%原生塑膠用量的目標。農夫山泉和旺旺集團僅對三個原則中相對最容易的可回收性、可回用性和可降解性提出了自己的目標,其中旺旺集團的制定目標還缺乏截止年限。數據披露上屈臣氏集團和太古可口可樂做的相對較好,而農夫山泉和旺旺集團雖為上市主體,卻在披露連續性和關鍵數據披露上有比較大的缺陷。

表:四家中國消費品企業永續包裝目標制定和披露情況

圖片6 Zhcn

來源:公開披露,妙盈科技AMI,妙盈研究院

此外,中國企業在再生塑膠使用上還有法律合規層面的障礙。由於監管部門對健康安全的顧慮,根據現行規定,中國大陸和中國台灣在食品級材料中均禁止使用再生塑膠作為原料。而中國香港則已經允許使用再生塑膠。

INC-1:塑膠污染治理談判的首次會議

2022年3月,175個國家代表在第五屆聯合國環境大會決議通過了一項歷史性的終止塑膠污染的決議,授權到 2024 年制定一項具有國際法律約束力的文書,防止和減少全球污染塑膠污染。政府間談判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Negotiating Committee,INC)也由此成立。

此背景下,2022年11月28日-12月2日,政府間談判委員會第一屆會議(INC-1)在烏拉圭埃斯特角城召開。會議主要旨在建立和制定最基礎的一些全球塑膠污染治理的共識,包括最終成型法律文本中的原則、架構、國家目標與行動、核心義務、控制措施與自願做法、國際與區域合作、支持執行方面的措施等議題。會議還討論了官員選舉、議事規則和議程安排等組織性問題。

但另一方面,會議的分歧也不少。部分國家代表關注塑膠污染的源頭,優先考慮上游措施,主張消除、限制和減少社會經濟系統中塑膠的生產和消費。另一部分國家代表認為治理重點應該是解決塑膠環境泄漏,強調末端廢棄物管理系統的建設,促進循環經濟轉型。此外,石油化工和塑膠行業的企業也出席和參加了本次會議,這也引發了爭議 —— 有人質疑這些企業的利益衝突會導致UNEP主持的後續會議最終失敗。但另一方面,就如我們上文提到的,這些公司也是整個循環閉環的一部分,既然沒有辦法完全替代塑膠,那他們在這個議題上也具有參與的必要。

圖:環保活動者的一則漫畫,批評有塑膠和石化公司參與了INC-1會議

#breakfreefromplastic

來源:Plastic pollution coalition

從目前披露的會議成果來看,全球塑膠治理的議題目前還任重道遠。尚未涉及到實際議題的同時,已經展示了巨大的鴻溝,此外,本該討論出來的一些基礎性問題也沒有最終形成共識和進展,例如用來決定後續談判標準的程序規則(Rules of Procedures)推延到了明年5月INC-2會議上確定。

塑膠污染治理展望, ESG投資如何注入動力?

根據OCED組織的統計,全球的塑膠生產活動仍然在增加,並將在未來幾十年內翻上3番。就像氣候變化和碳排放的議題一樣,塑膠污染議題也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議題。在當下,它需要監管當局更多的政策規定,全球合作力度的加大、以及最重要的,更多的資金投入,來推動解決方案的發展。

ESG 基金購買力現在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根據經合組織的數據,使用 ESG 原則的投資已超過 17.5 萬億美元。投資者們從現在起可以通過投資鼓勵和支持企業管理層作出改變實現更好的增長。在投資組合中,通過篩選在塑膠治理領域具有創新精神且有數據支持其實際行動力度的包裝消費品公司,並以代理投票等手段對公司治理進行直接影響,以支持他們在永續包裝的倡議和落實上更進一步。

另一方面,金融機構也必須認識到塑膠循環經濟能創造的新的商業前景,從材料技術、商業模式創新到收集和回收,整個塑膠價值鏈都存在巨大的投資機會,在消除塑膠污染的同時產生豐厚的回報。我們期待ESG投資會在未來全球塑膠污染治理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參考資料
[i] ‘European food firms break plastics promises’. Accessed via https://www.dw.com/en/european-food-companies-break-their-plastics-promises/a-62622509
[ii] 'It shouldn't fall on us all the time': Nestlé CEO pushes back on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for plastic pollution. Accessed via https://www.eco-business.com/news/it-shouldnt-fall-on-us-all-the-time-nestle-ceo-pushes-back-on-corporate-responsibility-for-plastic-pol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