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氣體排放正在成為企業無法迴避的事情。披露ESG報告的企業一年比一年多,但是全篇上下搜索不到“範疇1”的報告總還是少了點什麼。小到銀行和投資公司需要披露的資產組合碳排放,大到實施在即的歐盟“碳關稅”規定,在所有這些工作中,溫室氣體排放既是起點,也是核心。
*去年7月,《經濟學人》曾發布一篇題為“衡量ESG表現,歸根結底就是排放”(ESG should be boiled down to one simple measure: emissions)的評論,引發巨大爭議,但確實凸顯了排放指標在ESG評價體系中的重要位置。
妙盈科技的ESG數據和分析平台AMI近日上線了整合的溫室氣體排放披露和數據分析模塊,包含中國A股、港股、台股、中概股上市公司的溫室氣體排放。
圖:不同地區上市公司範疇1+範疇2排放披露率
*來源:妙盈科技AMI
2021年A股有約381家公司披露範疇1+2溫室氣體排放,前一年是260家,在不考慮新上市公司影響的情況下,披露率增長了約46%。A股有近五千家上市公司,是這裡最大的市場,儘管目前披露率低於其他地區,卻是增長最快的,反映了A股公司正在加強對碳排放數據的關注。
圖:不同地區上市公司範疇1+範疇2排放統計
*來源:妙盈科技AMI
*從左至右三個節點分別為25分位數、中位數、75分位數
將披露率和排放數據本身結合在一起看,有一個有趣的發現:將披露率按正序排列和將排放中位數倒序排列,得到的排序是同樣的,均為A股、中概股、台股和港股,即排放越高的市場,披露率越低。這裡的排放數據不止包含企業披露的數據,也包含了基於企業生產和能耗數據而估算的數據[1],即使公司披露了排放數據,若披露範圍僅限於部分生產或者運營範圍,也會依據模型估算整體的排放量。因此,超過95%的公司都在這個對比的範圍中,而非只有披露的公司。
通常認為企業披露溫室氣體排放的意願主要跟監管力度有關,例如,香港交易所將範疇1和範疇2溫室氣體排放量和排放強度定為適用“不遵守就解釋”要求的披露指標點,即港股上市公司可以不披露這項信息,但必須給出合理的解釋。在這種壓力下,港股的披露率大幅高於其他市場。
除了交易所,證監會這樣的金融監管機構或是生態環境部這樣的環境監管機構也可能有相關的要求。而影響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最主要因素則是企業所從事的業務和生產規模:每獲得100萬的營收,發電公司和傳媒公司消耗的能源必然存在很大差異,其次業務性質類似的企業,服務本地的和跨國企業的排放也可能有較大的差距。
排放高的企業披露意願更低,這一推斷有一定的合理性:高碳排放的企業可能有更多生產設備分布於不同的地區,測算排放的難度更大,因而企業更傾向於在數據收集相對完善的時候披露這些數據。
故為了驗證上述的想法,我們轉向行業的維度:以62個細分行業的範疇1+2排放披露率和排放中位數為樣本,先將這些行業按照排放中位數從高到低分為4組,計算每組的平均披露率。
圖:不同分組範疇1+2排放披露率
來源:妙盈科技
出乎意料的是,排放較高的組別披露率並不算低。披露率最高的是排放中位數低於1萬tCO2e的組別,以各類服務行業和細分的消費品製造行業為主,共有3849家上市公司[2],其中44%披露了範疇1+2排放。排放中位數最高的組別,包括傳統電力、航空運輸、鋼鐵等,一共有759家公司在列,其中42%披露了範疇1+2排放。
然而,排放量中位數在1萬至10萬區間的的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披露率在36% - 37%,相對較低。這兩個組別涉及了33個細分行業,例如食品、汽車、貿易行業,涉及生產和消費的方方面面,共包含4775家上市公司。這些行業中,最低的披露率僅有6%。
激活「沉默中間層」
隨著強制的全國碳市場逐漸擴容和各地自願碳市場建設的推進,高碳排放的行業面臨著巨大的披露和控排壓力,而多數排放量“次高”的工業、製造業企業的排放量也十分可觀,卻沒有受到足夠的關注。因此,在投融資和行業關注度層面推出有力的舉措來推動激勵這些行業的企業披露數據,會極大促進整個市場排放數據透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