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气体排放正在成为企业无法回避的事情。披露ESG报告的企业一年比一年多,但是全篇上下搜索不到“范畴1”的报告总还是少了点什么。小到银行和投资公司需要披露的资产组合碳排放,大到实施在即的欧盟“碳关税”规定,在所有这些工作中,温室气体排放既是起点,也是核心。
*去年7月,《经济学人》曾发布一篇题为“衡量ESG表现,归根结底就是排放”(ESG should be boiled down to one simple measure: emissions)的评论,引发巨大争议,但确实凸显了排放指标在ESG评价体系中的重要位置。
妙盈科技的ESG数据和分析平台AMI近日上线了整合的温室气体排放披露和数据分析模块,包含中国A股、港股、台股、中概股上市公司的温室气体排放。
图:不同地区上市公司范畴1+范畴2排放披露率
*来源:妙盈科技AMI
2021年A股有约381家公司披露范畴1+2温室气体排放,前一年是260家,在不考虑新上市公司影响的情况下,披露率增长了约46%。A股有近五千家上市公司,是这里最大的市场,尽管目前披露率低于其他地区,却是增长最快的,反映了A股公司正在加强对碳排放数据的关注。
图:不同地区上市公司范畴1+范畴2排放统计
*来源:妙盈科技AMI
*从左至右三个节点分别为25分位数、中位数、75分位数
将披露率和排放数据本身结合在一起看,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将披露率按正序排列和将排放中位数倒序排列,得到的排序是同样的,均为A股、中概股、台股和港股,即排放越高的市场,披露率越低。这里的排放数据不止包含企业披露的数据,也包含了基于企业生产和能耗数据而估算的数据[1],即使公司披露了排放数据,若披露范围仅限于部分生产或者运营范围,也会依据模型估算整体的排放量。因此,超过95%的公司都在这个对比的范围中,而非只有披露的公司。
通常认为企业披露温室气体排放的意愿主要跟监管力度有关,例如,香港交易所将范畴1和范畴2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排放强度定为适用“不遵守就解释”要求的披露指标点,即港股上市公司可以不披露这项信息,但必须给出合理的解释。在这种压力下,港股的披露率大幅高于其他市场。
除了交易所,证监会这样的金融监管机构或是生态环境部这样的环境监管机构也可能有相关的要求。而影响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最主要因素则是企业所从事的业务和生产规模:每获得100万的营收,发电公司和传媒公司消耗的能源必然存在很大差异,其次业务性质类似的企业,服务本地的和跨国企业的排放也可能有较大的差距。
排放高的企业披露意愿更低,这一推断有一定的合理性:高碳排放的企业可能有更多生产设备分布于不同的地区,测算排放的难度更大,因而企业更倾向于在数据收集相对完善的时候披露这些数据。
故为了验证上述的想法,我们转向行业的维度:以62个细分行业的范畴1+2排放披露率和排放中位数为样本,先将这些行业按照排放中位数从高到低分为4组,计算每组的平均披露率。
图:不同分组范畴1+2排放披露率
来源:妙盈科技
出乎意料的是,排放较高的组别披露率并不算低。披露率最高的是排放中位数低于1万tCO2e的组别,以各类服务行业和细分的消费品制造行业为主,共有3849家上市公司[2],其中44%披露了范畴1+2排放。排放中位数最高的组别,包括传统电力、航空运输、钢铁等,一共有759家公司在列,其中42%披露了范畴1+2排放。
然而,排放量中位数在1万至10万区间的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披露率在36% - 37%,相对较低。这两个组别涉及了33个细分行业,例如食品、汽车、贸易行业,涉及生产和消费的方方面面,共包含4775家上市公司。这些行业中,最低的披露率仅有6%。
激活「沉默中间层」
随着强制的全国碳市场逐渐扩容和各地自愿碳市场建设的推进,高碳排放的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披露和控排压力,而多数排放量“次高”的工业、制造业企业的排放量也十分可观,却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因此,在投融资和行业关注度层面推出有力的举措来推动激励这些行业的企业披露数据,会极大促进整个市场排放数据透明程度。